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如此可怕的健康杀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极易隐藏在我们的日常食物中。
1、发霉的花生、玉米
黄曲霉毒素常藏在发霉的食物里,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我们常吃的花生、玉米、大米、小米、豆类等一旦发霉就会产生黄曲霉毒素。粮食的储存首先要晒干,其次要储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少量购买,不要存储过多,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霉变。
2、黑作坊自榨的油
很多人认为自榨油更健康,其实首先小作坊在生产过程中难以过滤掉霉变的原材料,其次小作坊或者家用榨油机工艺简单,无法去除有害物质,最后榨油机长期不清洗,都会会导致榨出的油出现黄曲霉素超标现象。因此要选购正规厂家的食用油,尽量避免食用自榨油,而且要避免在家过多储存食用油,以防霉变。
3、发苦的坚果
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核桃开心果等,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因为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因此吃到霉变的、发苦的坚果一定要马上吐出来并及时漱口。
4、自制发酵类食物
很多家庭喜欢自行腌制酱料,比如豆腐乳、黄酱等。但如果处理不当,容易滋生黄曲霉菌。因此不要食用自制的发酵类食物,可选择从正规厂家购买此类食物,打开后尽快食用完,如果出现霉变坚决不可继续食用。
5、奶制品
如果霉变的粮食成了饲料,被动物吃下去后,一部分毒素会储存在动物体内,而另外的毒素则会转化到乳汁或尿液中,一般转化率为3.45%到11.39%。因此要到正规的场所购买买制品,购买后在家注意储存条件,并在有效期内尽快食用完。
6、调味品
干辣椒、干茴香、八角等这类调味品,一旦产生霉变,也会出现黄曲霉毒素。调味品一次不要购买过多,应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存储。
7、未洗净的筷子与案板
通常情况下案板和筷子上并不会长黄曲霉菌,家里的筷子和砧板大多数都是木质,而木头在经过水长期的浸泡,又不晒干,很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黄曲霉毒素。因此首先保持厨房餐具和厨具的洁净和干燥,其次可由铁(金属)筷子替换传统木制餐筷,砧板可以更换为不易藏污纳垢的不锈钢砧板或者塑料砧板,养成切生熟菜分砧板的习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