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也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中毒反应,那么都有哪些食物需要我们在食用过程中多加小心呢?
1. 未烹熟的四季豆
四季豆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适当食用可以降低胆固醇稳定血压等,但同时也含有“皂苷”、“凝集素”等有毒物质,如果烹饪不当会导致中毒,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儿童症状尤其剧烈,因此在烹饪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完全制熟,严禁食用未熟透的豆角。其他如豇豆、扁豆等,也要注意这些问题。
2. 久泡的木耳
木耳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营养价值丰富,被称为“素中之荤”,但久泡的木耳会滋生椰毒假单胞菌及它的代谢产物米酵菌酸毒素,这种毒素耐热且毒性强,少量摄入即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全身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专家建议木耳食用前冷水泡1~2小时即可,最多不超过4小时,尤其应注意久泡霉变。
3. 红心(霉变)甘蔗
甘蔗清甜多汁,富含蔗糖、果糖、葡萄糖、铁等多种微量元素,但霉变的甘蔗病原菌梨孢假壳(节菱孢)会产生一种名为3-硝基丙酸的毒素,食用后会出现中毒症状,轻者恶心、腹泻、晕厥,重者则抽搐、昏迷、呼吸衰竭、甚至引起死亡等,因此请勿食用霉变的红心甘蔗。
4. 未煮熟的豆浆
豆浆中含有很多蛋白质、维生素、植物蛋白和磷脂,以及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适量服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但没有煮熟的豆浆含有对身体有害的毒素,主要包括皂素和抗胰蛋白酶,被人体吸收后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皂素不仅能够对肠黏膜产生一定的刺激,还会破坏红细胞和溶血素,食用后轻者会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呕血、四肢麻木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而抗胰蛋白酶会抑制体内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导致胃肠道内的营养物质不被吸收,从而影响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且对胃肠也有一定的刺激性,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5. 新鲜的黄花菜
新鲜的黄花菜里有一种名字叫做秋水仙素的毒素。这种毒素可以抑制细胞的生长,一次性使用超过一百克以上的新鲜的黄花菜,有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周身麻木等症状。平时可以把新鲜的黄花菜放在开水之中焯水,然后再浸泡两个小时,可以有效的清除黄花菜中的毒素,从而有利于吸收黄花菜汁中的营养物质。
6. 发芽的土豆
土豆发芽后,芽孔周围就会含有大量的有毒龙葵素,这是一种神经毒素,可抑制呼吸中枢。如果一次吃进200毫克龙葵素(约吃半两已变青、发芽的土豆)经过15分钟至3小时就可发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口腔及咽喉部瘙痒,上腹部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症状较轻者,经过1~2小时会通过自身的解毒功能而自愈,如果吃进300~400毫克或更多的龙葵素,则症状会很重,表现为体温升高和反复呕吐而致失水,以及瞳孔放大、怕光、耳鸣、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极少数人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7. 腐烂的生姜
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叫黄樟素的毒素,这种毒素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尤其是对肝脏功能有较大的危害。如果误食了腐烂的生姜,会导致黄樟素进入体内,经过胃吸收后会到达肝脏,引起肝细胞中毒和变性,损害肝脏功能。如果是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如果误食了腐烂的生姜,还可能会诱发肝癌和食管癌,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