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给现代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其中微塑料正逐渐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饮用水、牙膏、糖果、啤酒、食盐、衣物、甚至化妆品都含有微塑料。微塑料在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它们十分细小,会随着我们的进食或呼吸进入体内。
什么是微塑料(Microplastics)?
小于5mm的塑料碎片通常被称为微塑料,它是由聚合物(塑料的主要成分)和功能性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最小微塑料只有人类一根头发直径的1/70,肉眼根本看不见。这些微小颗粒已经遍布全球各个角落,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处和珠穆朗玛峰都能发现,在人体肺部和血液样本中也被检测到。
一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发现,平均每升瓶装水,含有24万个可检测的塑料颗粒,这比之前的估计高出10-100倍。也就是说,我们每喝下一升瓶装水,就等于把24万颗微塑料喝进身体里。
直观一点说,我们每人一周 “吃”掉一张银行卡。有报道数据显示,微塑料摄入的重灾区是婴儿,“婴儿大便中的微塑料含量是成年人的20倍”。
微塑料有什么健康危害?
有研究表明,摄入人体的大部分微塑料会被排出,但仍会有少量的存留在体内,并在肠道、肝脏、肌肉等组织中富集。随着时间的累积,它们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质的改变。有研究者认为微塑料微塑料会伤害肝脏及心血管系统,影响内分泌,导致激素失衡;还可能会伤害我们的肺部、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另外,纽约大学环境危害调查中心主任Trasande表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儿童用的塑料容器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和器官发育。
为了减少日常生活用品的微塑料,德国首先推出了“不含微塑料认证”,产品通过认证后会在包装上标注,从流通环节上让消费者有减少摄入微塑料的防范意识。
(“不含微塑料认证”标识)
怎么避免摄入更多的微塑料?
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尽可能地避免摄入更多的微塑料呢?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饮水饮食方面:
1、少喝瓶装水,特别是塑料瓶瓶装水;生活用水安装超滤净水器或者反渗透净水器,这两种净水器的过滤精度,能过滤掉微塑料;喝水多喝凉白开,白开水烧开后,再放凉,微塑料会和水垢结合在一起形成沉淀,这样可以去除水中九成的微塑料;避免用塑料容器盛水,水壶可以使用玻璃制的或者铝制的。
2、购买蔬菜和粮食时尽量选用纸袋或布袋包装,而不是塑料袋(尤其是超薄塑料袋);或者尽量选用玻璃容器盛装食品饮料,而不是塑料容器制品。
3、肉类。目前在禽类以及猪牛羊肉中没有发现微塑料,少去菜市场买活禽或者没有通过检疫的肉类,最好去超市买。
4、鱼肉类和水产类。鱼类和水产品是微塑料的重灾区,有些时候微塑料甚至是肉眼可见的。尽量买深海出产的鱼类和水产品,淡水鱼类也安全的多。应该重点避免的是,近海养殖的鱼类和水产品。
5、少吃外卖,少吃加工和包装食品,可以多在家自己做饭,既经济实惠又卫生健康。
6、盐要少吃,一份发表在《环境科学和技术》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市面上销售的食盐90%含有微塑料。
二、日化用品
1、牙膏,很多牙膏会使用一种叫聚乙烯的颗粒磨料,这是最普遍的微塑料,在刷牙的时候微塑料会进入口腔,继而进入消化道的物品。我们在选择牙膏的时候可以查看其成分表,尽量不选含聚乙烯的颗粒磨料的产品。
2、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同样会通过双手或者口腔进入消化道。在购买时可以选择“不含微塑料认证”或者成分中不含聚乙烯等微塑料颗粒之类的产品。
三、衣物和日常生活
1、选择衣物面料时,尽量选择棉质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微塑料的含量。
2、建议日常购物自备一个布袋子,既环保方便,又避免了塑料袋磨损后造成的微塑料粒侵染。
3、洗衣服时,可以放一张衣母片,作用是吸附衣服断掉的纤维和微塑料粒,衣母片价格很便宜,都能用得起。
- 无相关信息